· 写在前面 ·
2020年春节期间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,这次危机成为继2018年11月政策之后的另一只黑天鹅,这次疫情将会对早期教育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。
疫情对早期教育影响将有多大?如何应对?应该是很多行业同仁也都在思考的问题。
本文尝试作一些简单的分析,希望能引发大家一些思考。
01
从宏观层面看,
疫情全面冲击早期教育行业
疫情影响是全面性的,不同的业态受影响程度会有不同。但是有一点时肯定的,那就是民营中小企业将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,早期教育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和机构都属于这个群体。
有三种可能大概率会出现:
A、直接倒闭。
在教培行业,已经有扛不住的教育企业和机构开始倒闭。
2月6日晚间,知名IT培训机构“兄弟连教育”创始人李超表示,因受疫情影响,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,员工全部遣散。
15年打拼,一朝歇业,令人惋惜!
疫情之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线下培训机构。但是要注意的是:兄弟连教育属于资金储备少,融资不顺利,并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。兄弟连教育在疫情发生前已经在压缩成本、缓发工资、全体动员了。原计划在节后招生旺季打一个翻身战,但疫情将公司计划全部打乱。也就是说,真正推倒兄弟连教育的不是疫情,是公司自身,疫情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。
具有类似特征的企业和机构需要自问的是:到底是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、产品和服务出了问题,导致发展受困?
还是因为本次疫情,导致企业发展受困?
两者有关联性,但是不能简单的、自欺欺人的归因。这样,会误导自己,也会误导别人。
B、继续硬“熬”。
参考2003年非典过后的经济回暖过程,第三产业明显晚于第一二产业,“熬”非易事!
自2018年11月的政策出来后,甚至在此之前,已经有很多早期教育的企业和机构已经开启了“熬”的模式。
现在,迎头撞上此次疫情,使得一些原本一直在拖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做出选择了。
目前,为防范疫情扩散,全国春节假期延长,部分省市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一周。广东省教育厅已经发文:“各级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”,意味着至少在此之前,依托店面运营的机构将极难产生现金流。
正常的经营被疫情打乱了,但是房租、工资、利息等费用必须要支出,企业和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。近年来,经济增速下行,多数行业企业经营效益下滑,就业压力加大,叠加此次疫情冲击,让“熬”成为“煎熬”。
但是,如果企业和机构的基础业务没有问题,“熬”就属于“以时间换空间”的策略,一定是值得的!!!毕竟,创业和经营企业本身就是一场身心煎熬。可是,假如基础业务已经出现了问题,想靠“熬”闯这一关,显然不是上策。
对于当下的疫情,我们目前最大的担忧不是它会不会过去,而是它什么时候会过去。
云开雾散的时候,让一场“煎熬”变得有价值。
C、迅速改变。
重点不是“改变”,而是“迅速”!
作为一个早期教育从业者,最近一直在思考:作为早期教育行业(教培业)中一份子,这段时间到底能够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?在这段时间里做哪些决定?什么是可能决定我们未来一年、三年甚至五年的?
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: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,微观才是我们要做改变的。
相信对于“不断的改变”,今天没有人会持反对的意见。但是,用什么样的速度、选择什么样的路径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改变,应该还有人并没有考虑清楚。
而这是最关键的!
02
从微观层面看,抓住趋势的早期教育企业和机构才会拥有未来。
对比2003年,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,外部环境更差。因此,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。同时,不同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,今天,人口出生率在大幅度连续下降。因此,部分早期教育企业或机构招生难、运营难、盈利难的状况会愈演愈烈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早期教育的需求是没有消失的。只是,需求开始更加精细的分层和分类。对应不同层类的市场需求,将进一步挑战企业和机构的研发、运营和服务等诸多能力。
宏观决定微观,是趋势,也是规律。怎么把握这些趋势和规律,快速调整老的打法,这是摆在企业家和管理者面前的问题。
在这次疫情当中,有两类企业和机构能够获得突破。一类是家底比较厚的,它能够扛过别人;另一类就是应变能力强的,它能够在突变的环境之下迅速的做出一些改变和调整,这些改变和调整更有利于疫情过去之后的市场需求。
但是,在早期教育领域,真正称得上家底厚的企业和机构并不多。剩下的、更多的,只能是比拼“应变能力”了。
如何做好公司的未来战略,是当家人需要在这段时间细细思考的。很多人都在担忧这个疫情什么时间能够过去。但是,更应该担忧的是:过去之后到底该怎么做?过去之后该用什么策略应对未来的竞争?
现在,是比拼企业家能力的时候,更是比拼企业家对市场、对未来认知的时候。
此刻,我们需要思考,5个基本问题:
A. 未来目标选择
要思考选择做什么?同时,选择不做什么?这才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思维,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,有所为就是做什么,才更容易让我们实现未来的目标;所谓有所不为,就是不做什么,才不会影响我们未来目标的实现。
今天所做的事情都应该和未来产生链接。也就是说,今天所做的事情,符不符合未来的趋势,只有把握住了未来的趋势,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优势。
英特尔前CEO格鲁夫在《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》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当时,格鲁夫担任英特尔公司的CEO,摩尔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。
他们两个在思考一个问题,因为当时他们的中央存储器业务在下降,同时中央处理器的业务开始萌芽。英特尔过去的现金流和利润都是来自于中央存储器业务,所以他们就非常的纠结。这个时候,格鲁夫假设了一个问题,他说:今天我们不做CEO了,从外面请来一个CEO,你觉得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和决定?
摩尔给出的答案是:他会放弃中央存储器业务,进入到中央处理器业务板块。紧接着,格鲁夫说:既然我们请了一个CEO会做出这样的选择,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这样去做呢?
当时,他们就决定了放弃中央存储器业务,因为即便中央存储器业务是现在现金流和利润的重要来源,但它不符合未来趋势。如果它不能够带来更好的明天,就要敢于做出放弃的决定。
分享这个案例并不是说,随便从外面人的角度,来决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。而是说: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不对了,就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,采取主动的行动。毕竟,很多早期教育企业家长期行业经验的积累,加上团队的智慧,对于未来,是能有一个基本判断的。剩下的,就是行动的决断力和壮士断腕的勇气了!
战略就是要做出选择!
B. 打造优秀团队
早期教育企业和机构属于服务行业,服务竞争即是团队竞争。疫情过去之后,我们如何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?
该优化的人,必须要优化,迟疑就是自欺;该吸引的人,必须要吸引,竞争就是拼人。
目前最快能做的,还有锤炼队伍。一般情况下,一家业务正常的公司,很少有时间和精力,来做制度、流程的改造,也很难给员工做大面积的系统培训。
现在,有时间了。可以让部门及员工之间互相纠错,找系统和流程的漏洞。定时进行考核,目的就是让员工找到问题,解决问题。同时,找新的机会,摆脱悲观的情绪,提升士气,让服务趋于完美,迎接行业复苏的时刻。充实的培训可以填补没有业务的时间,缓解团队的焦虑,避免人心浮动,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。
在这个危机过程中,谁能更好的优化自己的团队,谁未来的胜算就大一份。除非,你放弃这个行业,或者完全对行业的未来持悲观的立场。
现在,很多行业同仁都在提供各类在线课程,奉献自己的能量,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。
机会属于乐观的人!
C. 需求引领市场
市场即需求,我们凭什么在市场中赢得客户?怎么去满足客户的需求?市场会产生哪些变化?会出现哪些新的挑战?新的机会?
在营销方面,除了参考传统的市场营销4P理论(产品、价格、促销和渠道)以外,更要参考4C理论(即需求、成本、便利和沟通),从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角度看问题,换位思考,杜绝自嗨。并且将4C要素一一对应到4P中去检验,看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备市场的价值,能不能解决客户的真实需求。
紧盯需求,然后聚焦目标、创新经营、压缩成本。
D. 节约每一块钱
现金流是决定很多企业和机构生死的。但是受疫情影响不能开业、开店、开园、就不能收到钱。那就省!想尽办法去省!按照经验,只要想,一般的企业和机构省10%左右的支出,是没有问题的。
对于部分有店面的企业和机构来说,现在关闭有些经营困难、没有前景的店可能是成本最低的,不开张就是最小的损失。从经营的角度,只要是门店类的业态,都要谈坪效比和人效比,都要有盈亏平衡点,盈亏平衡最关键的是学生数量。家长如果担心,不愿意送孩子来,就没有学生数量(人流量),没有足够的学生数量(人流量),就没有现金流!就始终无法过盈亏点!
现在,到了考验人性的时候了。
放弃,有时候比坚守更需要决心和毅力!
但是,对于另一部分企业和机构,在疫情告一段落后,在保护好孩子和老师的前提下,哪怕有亏损,只要能扛得住,也得开业!
首先,具备条件不开业,留不住优秀人才!
其次,这次疫情之后,企业和机构可能能找到新的机会。如果能收割同行的人才,收割同行的资源,也是捡了大便宜。
自己的企业和机构属于哪一类,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。
说是这么说,但做梦都希望整个行业大家都好,别死掉一些优秀的企业和机构,别让优秀的人才流失。
人才跑了,企业和机构就真正死掉了。
E. 低成本经营
在前几年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,大家挖了一些坑,有的坑不大,还有填上的可能。而有些坑,如果太大,就要认真的做评估了。
现在看来,借助资本挖的坑,如果属于受政策限制的部分,常规经营是很难填上的;常规经营挖的坑,如果有市场空间,资本还是能考虑的。
在失去一拥而上的快资本加持,回归教育“慢产业”属性的时代,即使有资本助力,低成本创业和经营的能力也很重要,甚至会成为企业或机构成功的关键。缺乏成本控制能力,还是按照过去的、或者高毛利行业的打法,达成目标的概率确实不大。
亲近资本,控制成本,才是根本。
通过这次疫情的洗礼,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:紧紧围绕市场需求、客观尊重教育规律、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,是早期教育企业和机构良性发展的核心逻辑。
风雨之后,相信大家一切会更好!